下好回迁社区管理“一盘棋”

合肥在线 2018-09-12 13:24:58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通过创新治理模式,合肥经开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。图为莲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,党员群众一起开展活动。杨红梅摄在安徽合肥经...

原标题:下好回迁社区管理“一盘棋”

通过创新治理模式,合肥经开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。图为莲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,党员群众一起开展活动。杨红梅摄

在安徽合肥经开区,不少10年左右的回迁小区存在毁绿种菜、阳台破墙造门等乱象。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,合肥经开区编制了回迁小区环境提档升级3年滚动计划,探索社区治理自治共管新机制,在改善小区环境的同时提升了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

小区毁绿种菜、私家车占道乱停、一层阳台破墙造门……在安徽合肥经开区,上述现象在不少建筑年代10年左右的回迁小区里随处可见。如何“内外兼修”,既升级小区环境,又构建富有内涵和活力的管理体系?合肥经开区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。

老旧小区治理乱象存在影响市容环境、引发邻里矛盾等社会治理隐患,同时也为小区环境提升改造增加困难。合肥经开区通过创新社会治理,在各回迁小区内为居委会、物业、业主之间搭建起自治共治平台,通过形成合力为回迁小区环境提档升级、管理长效常态打开了新局面。“我们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,始终牢记‘为了谁’‘依靠谁’等问题,针对长久性和反复性难题,注重综合施策,形成了长效常态机制。”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伟表示。

回迁小区遭遇“失管”之困

“合肥经开区近10年经历了经济建设、转型升级等多方面的跨越式发展,但也遗留了不少历史欠账。”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刘勇向记者介绍,其中就包括群众反映强烈的回迁小区物业管理缺位、小区环境差、社区矛盾多等问题。

临湖社区是合肥经开区西南地区的一座回迁小区,现分为吉园、祥园、如园3个小区共56栋18层高楼。2009年到2015年,先后入驻群众2万多人。不过,由于规划设计不科学、物业管理不到位、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,近10年时间,临湖社区与附近新建商住小区的差距逐步拉大。

王玉芳是该社区吉园居民,她告诉记者:“这几年小区卫生保洁差、治安环境差、电梯还经常出问题……”不仅如此,社区还存在车辆乱停放、公共区域乱堆放、广告灯箱乱设、毁绿种菜等问题。

“临湖社区暴露出的问题,主要是物业管理缺位所致。”临湖社区党委书记朱大勇告诉记者,2016年前,该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混乱,“居民对物业管理意见非常大,不愿意缴纳物业费,进而陷入物业管理经费不足,物业公司应付了事的不良循环”。

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合肥经开区海恒社区。“我们社区建设早,容积率不高,前后楼之间空间大,一层住户普遍存在阳台破墙开门现象。”海恒社区党委书记海道勇告诉记者,辖区内的福禄园、康利社区等9个安置小区共计259户一层居民存在阳台破墙开门现象。

其中,康利B区一层居民破墙开门的现象尤为突出,多达112户。“居民回迁前是村民,家家户户习惯了有后门。破门开墙后,有的居民在后门开起了小卖部,有的开辟了菜地,有的建起了停车库,这对社区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并给社区管理带来极大困难。”海道勇说。

探索自治共管新模式

为了让居民切实感受发展带来的实惠,2017年,合肥经开区结合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方案,编制了回迁小区环境提档升级3年滚动计划,拟投入5.4亿元,对全区45个小区进行提升改造。

回迁小区环境提升前,不少社区管理问题亟待理顺。对不作为、难作为的物业公司是否要求退出?居委会如何发挥社区治理的主心骨作用?社区居民物业费该交多少?若不先解决这些问题,回迁小区环境提升就无法推进。

为打好基础、铺好路,2016年起,合肥经开区各回迁小区社会化物业公司逐步退出,由区属国企香怡物业统一进驻。

“区级财政给补贴,各社区物业不以营利为目的,而是要配合各社区以完善管理服务为目标,把社区管理委员会、物业、居民三方拧成一股绳。”朱大勇告诉记者,在此背景下,临湖社区、海恒社区等回迁小区纷纷探索社区治理自治共管新机制。“在多方形成合力后,小区的环境面貌和居民素质悄然发生了改变。”朱大勇说。

2017年,临湖社区试点探索“居委会+物业”管理模式。在该模式下,社区成立了由居委会和物业人员共同组成的物业服务中心,实行人员管理考核归居委会,技术资金支持归物业公司。“这一模式实行一年来,辖区面貌焕然一新。”朱大勇告诉记者,该模式既能发挥居委会干部人头熟、便于管理的优势,重点解决“人”的问题,又能发挥物业公司在小区水电、管网、电梯、绿化等方面的专业优势,重点解决“事”的问题,变“两张皮”为“一盘棋”。

“小区现在杜绝了毁绿种菜、乱停车、乱堆物等现象,就连经常性‘罢工’的电梯也彻底修好了。”临湖社区居民董敏高兴地告诉记者:“物业服务中心还建有辖区网格化微信群,碰上急难愁的事情都可以发送到群里,物业人员很快会上门处理。”

“居委会+物业”的管理模式还在海恒社区、芙蓉社区等得到进一步延伸。例如,海恒社区探索出“居委会+物业+居民协商议事”模式,进一步发挥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共管作用,提升了居民参与小区环境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
民事民治成风尚

“经过近10年时间,回迁小区居民基本认同了从村民到居民的身份转变,但苦于没有统一的平台抓手,居民的行为习惯还停留在过去的阶段。”刘勇表示:“在此背景下,不管是‘居委会+物业’还是‘居委会+物业+居民协商议事’,核心目标都是围绕回迁小区提档升级,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人翁意识,全面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素质。”

按照合肥经开区回迁小区提档升级3年计划,区财政投入的5.4亿元平摊到各老旧小区每个人身上,人均有1万元。该区规定,各小区在改造前必须先进行自我整改,同时要得到小区95%的居民同意,统一改造项目才能启动。

“这就要求各社区发挥居民的主人翁意识。”海恒社区居民协商议事委员会成员陈正菊说,出人意料的是,群众在“居委会+物业”管理模式下,参与改造的热情非常高,居民文明素质也有了大幅度提升。

例如,临湖社区签订《安置小区居民公约》6979份,签约率达到96%。《公约》明确引导居民要缴纳物业管理费。朱大勇告诉记者:“物业费很低,每平方米两毛钱,虽然钱不多,但开了这个头,我们就能引导居民走向依约缴费,逐步达到义务和权利的平衡,真正实现从村民到居民的转变。”

在海恒社区,在“居委会+物业+居民代表协商议事”的管理模式下,居民代表先后两轮上门宣传,使小区环境提升最为棘手的一层居民破墙开门现象得到整改。尤其是在康利D区,90岁的王先久老人积极响应小区改造计划,在小区内排名前列个封闭了阳台后门。老人的举动起到了示范作用,10天内,康利D区所有一层居民全部封闭了阳台的违建门。据悉,目前海恒社区辖区内的9个安置小区5003户中,已有4889户居民签订了同意改造提升的承诺书,签订率达到97.7%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